牧龙师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节(第2页)

,原来是有亲戚老乡关系在。

“而且即使是大师傅,他可以挣那么高薪水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一般在30岁左右,进入他的巅峰期,但是到了50岁左右,他的视力就开始不行,他手的精密度就会下降,这时他的收入就难以维持。但是这个时候,他的经验达到了峰值,所以他最好能去改做设计,但是做设计需要有一定的美术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因为你的设计要新颖,合潮流,你画完后还要能跟雕的人解释你的构思。工匠们因为普遍文化程度偏低,没有受过正规的美术训练,又长期埋头雕刻,所以有出色的设计能力,口才又好的人,凤毛麟角。这种人,又往往会自己开公司,所以,我出重金聘请都很难请到。。。。。。”

这时大家已经沿着甬道到了一间办公室门口,张子淳一面开门一面说。

“30进了巅峰期,50开始衰退,整整20年,每年挣一,两百万人民币,还不够啊。换了我,还做什么设计,50岁,我就退休了,环游世界,日子不要过得太爽哦。”

杜玫一面跟着张子淳进屋,一面争论。

“跟你说了,不是每个做玉雕的人都能挣这份钱的。不过,你挑那个小脚丫算是挑对了,那个脚丫上面爬着蜘蛛,寓意就是:知足常乐。”

张子淳好笑。

张子淳把灯打开,杜玫眼前是一个大房间,一行行的摆着二、三十台玉雕机:半边是个长方形的工作台,半边是个水槽,上面有水龙头(后来杜玫发现这种水龙头能出特别细的持续水流),水槽边上有一排特殊的孔,里面插着各种尺寸的钻头,砂轮,还有弯钩型的针,用来掏挖。

“很像牙医镶牙的工具嘛。”

杜玫拔出一根钻头看。

张子淳点头:“对,不过转速没那么快。我爸开始学艺的时候,用的还是传统的碾玉砣,现在都是金刚钻磨头了,所以现在雕一件玉器的需要的时间已经比过去大大缩短了。但是不管怎么说,玉雕还是个纯手工活,就像古代用毛笔,现代用钢笔,写字速度是快了,但是还是得人写,而且还是有书法的好坏。”

张子淳给杜玫介绍玉雕的流程,先用切割机切割,再用磨具雕琢成型,然后用油石打磨。张子淳从工作台上拿起一根油石给杜玫看,油石其实是碳化硅做的磨料,也有各种尺寸,在打磨过程中,跟玉石同时磨成粉末。

打磨分两道打磨和三道打磨,两道打磨出来的是亚光,三道打磨出来的是高光玻璃体。过去都是三道打磨,但是这几年开始流行亚光,因为大家喜欢自己把玩,用手指和衣服慢慢磨玉,这样过几年后,就会玩出玻璃体效果。

张子淳笑:“现在大家都追求自己动手的成就感。”

玉雕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浸蜡,张子淳解释:“浸蜡的目的是上光,掩饰细小的裂纹,同时封住玉的毛细孔,让它不失水,不受污染,但是不阻止它从人体上吸油,达到保护玉的目的。但是很多厂家除了浸蜡外,还浸油,买的时候,你用手摸,一摸手指上都会有油。这样玉卖像就更好了,看起来细腻油腻,但是这样临时的浸油,玉是吃不进去的,所以买了后过段时间,每日摩擦,油就会被磨光,客户就会不满,觉得玉品质变差了。所以我们不做这种事,让玉的本质说话,等客户买回去后,自己慢慢的把玩,玉吸收人体油脂,越来越细腻。”

这时三个人已经走到了房间的最末端,那里摆着两台金刚石砂轮切割机,张子淳告诉杜玫:“这台是国产的,用来切去玉外面的石质部分。这台是进口的,你看它的厚度要比国产那台薄得多,这是用来切玉的。原料太贵了,用那台国产的,比如切玉牌吧,每片要损失我一个毫米的料,十片玉牌切下来,就等于损失一块牌,所以必须用最好最薄的砂轮片。”

切割机旁边是个大水槽,水槽里扔着几块切下来的岩石,杜玫拿起一块看,只见外面就是普通的石头,但是当中一圈却是青黑色的玉。

“这是没用的废料,对吗?”

杜玫指着那一点点青玉给张子淳看。

“不是,这是边缘部分质地不好的料,现在暂时还没去处理它,但是学徒工会来收拾的,把岩石部分全部去掉,然后把玉的部分,因材就料的再做成什么,好一点的做成平安扣什么的,差一点的做成小珠子啦,在批发店那里卖给其他珠宝商。他们拿去或直接卖,或者做项链、手链的配件。其实收拾这种边角料很费工,因为太小,手指不好拿,有时得用502胶水黏在筷子头上加工,这样打磨时容易飞出去,所以学徒工都坐第一排。学徒工这样练手就得练一年以上。玉这个行业,没有一点是能浪费的,因为料太贵了。。。。。。”

张子淳回答。

徐航在旁边插嘴:“他进的都是顶级好料,所以他这里最差的边角料都要利用上。别人那,也有扔的,否则做完了,连加工费都不够,费那劲干嘛。”

“没有,绝对没有。”

张子淳反对,“现在差的料他们就用超声波机器压膜雕刻,压模机会产生大量石粉,他们又用把那石粉粘起来做假货。总之,什么都不浪费。。。。。。”

徐航跟张子淳争执起来,徐航认为没经济效益的事没人做,废料不如扔掉,张子淳认为玉就不存在废料,米粒大的都值得珍惜。

徐航不屑:“那么小的你还要打孔,打孔还可能打裂了,真是吃饱了没事撑的。”

杜玫已经走到了切割机旁边的那张工作台,那里放着两件雕了一半的玉器。其中一个是个把玩件,刚开始雕,大小跟杜伟业留给她的差不多,雕的估计也是某种神兽。杜玫看见了两只角和一条棱状兽脊。另一块是约一手高,两手掌大的摆件,镂空雕花,半弧型的框子里面有树木,亭台楼榭,有人物,雕得非常非常细,树叶跟芝麻一样大,还每片都雕了出来,那么小的人物五官神态各不相同,衣服上的丝绦还在微微飘动,杜玫看着看着都觉得眼花了。

张子淳走过来,说:“这两块都是上等籽料,一个是飞天神兽,把玩件。另一个是仙人游乐图,中型摆件。”

杜玫说:“雕得好精致,很花时间吧?”

“嗯,这是个大师傅,不过水平中等,每月5万的这种,这个飞天神兽,他大概要雕4个月,这个仙人游乐图,他已经雕了八个月了,快雕完了,下面是打磨,估计到全部完工,还得6个月。”

杜玫吃惊:“啊,这么慢。他就雕这两件么?那一件玉器的工费真是不得了。”

“你以为呢。”

张子淳一笑,“一般来说,大家都会同时雕两件,或者三件,因为老做同一件活,又是这么细的活,人很腻味,所以得换换手,另外就是玉在雕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出现问题,玉质不均,有裂痕,有瑕疵,这样就要修改设计,雕的那人就得停下了思考,怎么修改,有时不是一下子就想得出的,得放在旁边慢慢的看,慢慢的琢磨。所以一个人一辈子能出的作品其实没多少。那些大师,其实是雇了很多人在帮他做粗加工,他先设计,然后手下开始雕,他在旁边指导,雕到一定程度了,他再上手,否则,他一年都出不了一件活,因为送他那雕的,大器为主,就这样,他一年还是做不出几件来。所以大家都得排队,一排至少三年。我爸手下出过好几个大师,但他们还没成名,就把我们蹬了,现在我们请他们做,也只好老老实实排队,一点不给我爸面子。。。。。。”

---------------------

车间算是参观完了,张子淳叫大家去隔壁的设计室坐。

设计室是一个长方形的办公室,就放着一张大写字台,几把长靠背椅,写字台后面是一个大书架,上面摆着一些玉石,靠墙也是整排的大书架,上面是一些书和一些玉,有成品,半成品和原石。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