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龙师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4章 牡丹枝头(第2页)

平常见皇帝父亲和皇后母亲也不过屈膝福了福身子。顶多过节令的时候要正儿八经穿着帝姬的正装大拜下去向父母问安、讨要个封赏罢了。

她复又披着衣裳下床,给他扣上了那件银丝软甲的暗扣。

“那你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回来,没有你,将来我和我母亲、外祖一家该怎么办呢?”

她向他说起这件软甲的来历,“五哥,我母亲也知道她错得离谱,当初不该那样待你,竟没能看出燕王是个这样大的祸害,还自己引狼入室,这些天也懊悔不已。她日后的荣光,还是得靠你这个儿子啊。”

晏珽宗笑了笑,她果真是学聪明了,知道如何在事后和男人提条件谋利益,不叫自己白白挨了肏。

“这些我都答应过你的,你不必惶恐害怕我出尔反尔。”

*

第二日下午婠婠便回了宫,照外只说是帝姬的身子养好了。

陶皇后终于见到女儿,又不免哭得死去活来一场,同时又十分痛心,为婠婠已叫他毁了处子之身的清白而愤怒。

婠婠花了好些心思才安慰她镇定下来。皇帝现下根本没心情见除了朝臣之外的任何人,听闻婠婠回来,也只是命人赏了许多东西让她好好在宫里养着身体。

六月十二日,晏珽宗调来的几路兵马也抵达了彭城。

方上凛、栾鲲、徐世守分别是彭城、淮北、灵璧守军的将领,到达彭城之后一面命手下副将整顿兵马一面同晏珽宗商讨伐程的对策。

程邛道占据淮阴、逼近彭城,但一直犹豫不决不敢贸然攻城,而江淮一带贮存的大量粮米足够他据城观望数月乃至数年。

往年夏秋农忙之后就是从江淮调米送往皇都各地的时节,今年若不能及早解决程邛道之乱,那么几乎会让整个帝国的米粮之业受到重创。

还有老百姓生活中离不了的食盐。

方上凛主张先制人攻入淮阴、生擒程邛道。

而徐世守却担忧程邛道倘若一时气急败坏、放火烧粮、毁坏农田又该如何。

栾鲲坐在椅上一言不,皱眉沉思着。

徐世守的担忧不无道理。

论拼武力,他们是常年对藩外小国作战宣扬大魏国威的军队,最擅死攻猛拼,手段凶残狠辣,攻城之后不论是谁——只要战前不曾受降的,全当畜生一般杀个干净。

可江淮毕竟是自家的米仓、后花园,人丁兴旺、帝国赋税的重要来源,怎么能不管不顾地只管杀杀杀?

国家还吃不吃饭了?

君王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民愤和民怨还管不管了?

这仗,着实是难打啊。

六月十三日,皇帝下了金令传晏珽宗,命他两月之内务必平定这场祸事。

这期间,陶皇后的伯父于六月十一日夜间过了世,终年九十一岁。

陶皇后的伯父即是承恩公老公爷的同母亲哥哥,只因幼年时落了病根无法生育、身体也不大好了,后来才醉心于诗词、既不娶妻也无心于仕途,便将陶家族长之位传给了当今老公爷。

不过人家在文坛上的声望还是响当当的。

皇帝为此专程从繁杂政务中抽了个空安抚陶家,给他亲赐了谥号曰文清,称陶文清公,还命人为他风光治丧,准婠婠出宫祭拜,令九殿下为他扶棺。

私下里承恩公老公爷颇有些羡慕的叹息:“等我西去之日,若也能得圣上赐予文字为谥,倒也不虚此生了。”

像陶家这样的家族,越是无子无女的长辈过世了,丧事越是要办得郑重其事。皇帝也恩准了在外领差的陶霖知也赶回京内为陶文清公戴孝。

六月十四日这天跪在文清公灵前的是他的侄孙女陶沁婉。

而在六月十七日前来祭拜的是圣懿帝姬。

帝姬为文清公上了香,又替宫里的皇后主子上了香告慰文清公在天之灵,陶家人不敢让她受累,忙忙领她入了无人的后院小坐歇息。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