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龙师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0章 档期难选 持中略正(第1页)

陈一鸣觉察出二大爷不想就研讨会多聊,于是就把话题转到《1951》的档期上。

当他知道项目推进不会受阻之后,对所谓的研讨会也就没了关注,爱谁谁,只要不耽搁他拍电影就成。

本以为是一句话就得的“小事”

,没想到二大爷还挺为难。

显然马老板不是因为对威尼斯金狮情有独钟而纠结,那就是有难言之隐喽?

“一鸣,我之前跟你说让出暑期档,其实是有原因的。

你知道的,华国跟坚果签订的电影谅解备忘录有明文规定,2oo3到2oo8是过渡期,从2oo9年开始,进口电影原则上享受国产电影一致的国民待遇。

也就是说,凡是通过帝影、魔影引进到国内的外国电影,安排档期时要与国产电影一视同仁,映期比照海外映,不宜有两周以上的延迟。

去年为了《官渡》,我和韩老三硬顶着拖了一年,在暑期档只上了2部好莱坞电影,还都不是分账大片,而是买断的批片。

今年又赶上大庆,《开国大典》预留了国庆档,如果咱们再朝暑期档伸手,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1951》不是不能把档期调到8月,但是这样做等于直接与好莱坞大片打对台,你应该了解过,今年坚果都有哪几部票房炸弹预备役吧?”

陈一鸣当然做过功课,他喃喃自语道,“《潘多拉》、《变形金刚2》、《方舟》。”

马二爷把手一拍,“对喽,伱说说,《1951》撞得过哪个?”

陈一鸣嘴硬反驳,“总不能三部都挤在一起上吧,反正《潘多拉》肯定赶不上暑期档。”

二大爷双手一摊,“那也行,你是想打《变形金刚2》,还是去怼《方舟》?”

陈一鸣也纠结了,两个都是特效大片,前一个是童年回忆,后一个是世界末日,哪个噱头都比《1951》足。

他迟疑地说道,“马叔,要不咱们9月上?暂时先不考虑延期密钥的事情。”

这句话一出口,他自己都觉得不妥当。

以华国目前的市场盘子,9月份的4周时间,哪怕是周周票房冠军也就能把票房顶到2。5亿,1亿投资根本收不回成本。

把赢利预期全部压在海外运作上,实在是太过冒险。

当然,《1951》具有主旋律的属性,少赚甚至稍微亏一点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过陈一鸣刚通过《魔都假日》大赚一笔,业界正是对他追高估值的时候,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扭头就大亏,后续他再组局肯定要平添很多波折。

二大爷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一鸣,档期的事还早,不必急于一时,你的任务是全神贯注地把电影拍好,其他的交给我。”

飞抵帝都修整一晚,

孙副主任对《1951》的剧本很重视,他属于老一辈的文艺工作者,比起分镜稿,更看重文学剧本,特别是剧情、人物和台词。

他找来审核剧本的专家,自然也都是他那一挂的。

在现场陈一鸣看到了好几个熟人,比如军艺团的李箭、侯永,八一厂的谢千里、王树斌。

侯老师笑着主动上前和他打招呼,原来段一宁和石磊被李团长嫌弃“接戏不严肃一身市井气”

,这会儿正在晋省驻地强化军训,所以都没有过来。

王树斌是八一厂的创作组长,既能编也能导,长征题材专业户,上次一起喝大酒结下的交情。

不认识的几个专家,主要来自总政文艺中心的研究室和业务部门。

孙副主任很尊重主创,虽然会议主题是讨论剧本修改,但流程上却是陈一鸣先通读原版剧本,然后回答专家提问。

言下之意,只要陈一鸣能够有理有据地回应专家的疑问,那么就可以按照原剧本来拍摄,总政不会按着他的头逼他接受修改意见。

经过陈一鸣魔改的《1951》,只是披了一层《1917》的皮,电影内核已经完全不同。

电影圈一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说一个导演的一生,就是不断重复自己的处女作。

其实挺有道理的,套用到众多名导大导身上,都说得通。

哪怕陈一鸣算不上名导大导,出的活儿也都是些换皮西贝货,这个论断在他这里依旧适用。

《魔都假日》是陈一鸣两辈子的电影处女作,用一天两夜的时间讲述了一个女孩的成长。

《1951》的故事内核,其实就是对《魔都假日》的重复,只不过主角从女孩变成了男孩。

陈一鸣也仔细思考过,为什么会这样呢,他是出于怎样的思考逻辑,把《1917》这样一部反战电影,给魔改成《英俊少年》的?

想来想去,他只能归结为自己积淀不够、修行不厚,潜意识下能够探讨的主题,够不到诸如命运、生死、孤独、漂泊等等形而上的层次。

一切故事里的波折,他只能归因到“成长”

这个相对浅显的阶段上。

说到底,陈一鸣就是一个神剧导演的底子。

前世的记忆可以让他随意借鉴无数电影名篇,但是无法带给他电影主创背后的思考,看幕后花絮可解决不了思想内核缺失的问题。

陈一鸣读的很快,《1951》本身台词量也不算多,段一宁“牺牲”

之后少了一个话痨,电影里就更加惜字如金。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