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龙师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7节(第1页)

高平江一听别人叫张子淳“张老师”

就不乐意了,这小子一夜功夫,居然当上“老师”

了,啊,呸。

“恭喜,你买到了新疆产的石英岩,还是费了番功夫染色的。如果买的数量多的话,可以造房子。”

高平江说。

“我花了10万元。”

那人真急了。

高平江看了他一眼:“嗯,按人民币贬值的速度,过上个几年,你就物有所值了。”

这个客人的表情明显是想把自己手里这块石头丢高平江脑袋上,但是权衡一番后,说:“这是块罕见黄玉,请不要随意评论,以免影响您的砖家声誉。本人将去地质大学找教授探讨。。。。。。”

“地质大学教授?”

高平江回头瞧了辛涛一眼。

辛涛无奈:“嗯,新疆有很多石英岩,这块的染色技术不错。”

下一个客人上来,给张子淳看一个造型特别奇怪的白色小雕件:“张老师,这是不是红山文化的和田玉小人。”

张子淳还没回答,高平江抢先说:“红山文化是啥我不知道,但是你手里这玩意倒挺像只雕坏掉的唐老鸭。”

第三个客人上来,给张子淳一块图案模糊不清的龙牌,本来底子有点发青,却又在最上面染了点黄色:“张老师,这是我爷爷送给我的结婚礼物,这是他在打仗的时候,从国民党的一个军官身上搜到的。。。。。。”

高平江说:“本故事纯属虚构。”

那个男人恼火:“我爷爷亲口跟我说的。”

高平江说:“这样的东西,国民党军官看不上。”

“你看,这玉牌,质地多么玲珑剔透,雕得多么栩栩如生。”

那个男人几乎要跳起来了。

高平江惊奇的看着这个男人:“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您是要修改中华词典么?”

张子淳尴尬,只好斯斯文文的说:“这是染色大理石,解放战争的时候,还没这样的染色技术。”

这个男人气哼哼的走了,排在他下面的那个不敢上来了,径直走到高平江另一边的雕刻大师那,给他看一块2-3斤重的,黑漆漆的石头:“李大师,您能帮我看一下这块和田墨玉吗?这是我两年前花了2万元买的,买回家后一直觉得不踏实。您看这值多少钱?可以雕样什么样的东西?”

张大师还没说,高平江插嘴:“这是块石头,无价,现在你可以踏实的回家了。雕啥就不用费这心思了,压咸菜坛子很实用。”

张子淳忍无可忍:“杜玫,你把他推过来干嘛?”

杜玫委屈:“他自己非要来凑热闹。”

-------------------------

春节一过,辛涛就回青海了,陈厚鹏已经给他们装备好了大型设备,一队驻军跟着矿队一起向野牛沟进发。

徐航和张子淳拦着高平江不放,高平江还不能自己走路,却急得暴跳,把两人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

又过了两个月,高平江基本上康复,马上飞了过去。

到了五月初,高平江电话过来了,找到了玉脉了。

高平江深信自己挖到了主脉,在山崩的上千万吨岩石碎块被清理完毕后,坚持继续往山腹挺进,终于给他挖到了玉脉,据辛涛的测算,矿脉长百米以上,储藏量在在千吨以上,其中到达宝石级至少上百吨,而且品质极佳,能满足杜玫的需要。其他不够宝石级的,有一半以上到达了工艺品级,而且体量巨大,可以制成大型的玉石屏风,巨型的玉石花瓶之类,没达到工艺品级的是高档装修材料。新疆和田玉因为开采和运输困难,不够品级的玉石开采并且运下山,完全是赔本生意,所以无人去干。青海玉就不一样了,因为具备大规模快速开采和运输的条件,所以高平江他们的这条玉脉,每一公斤玉石都有价值。

山里虽然没有通讯信号,但是高平江们发现主脉的消息却随着送粮队,飞快的传遍了整个野牛沟,甚至其他几个地方的矿队都马上知道了。第二天起就出现了前来盗采的矿队,双方发生了小规模械斗。辛涛赶紧离开野牛沟向陈厚鹏汇报。

陈厚鹏立即命令高平江和手下旷工撤离在局势稳定前撤离,同时通过青海驻军派出了一小股的部队,荷枪实弹,前往野牛沟维持治安。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