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龙师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1章 舌战群儒 提纲挈领(第1页)

陈一鸣结束了言,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显然众人都没想到,小陈导居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连跟他比较熟悉的马二爷和孙副主任,都没有掩饰脸上的惊讶表情。

二大爷心说,你小子咋这么实诚呐!

我是让你在明天的研讨会上随便应付一下,没让你在今天的内审会上掏心掏肺啊!

还是说伱觉得老孙是孙猴子,啥事都能帮你兜瓷实喽?

最后还是提问的余教授打破了尴尬的沉默,他笑着对陈一鸣说道。

“你这位小同志还给我留了面子,当我听不出来吗?你明明就是借今讽古嘛!

思想觉悟总是有高有低的,所以我们才要弘扬高的,批评低的,这样个人、集体乃至社会才能持续向前。

而这正是主旋律电影的价值所在,不是吗?”

陈一鸣咧嘴一笑,还颇为做作地摸了摸头。

“余教授您说的对,所以随着故事线的推进,主角也在战友的影响下经历着蜕变与成长,毕竟电影的时间跨度只有2个多小时,剧本里的进步度已经是飞了。”

老余啼笑皆非地虚空点了他一下,“你个小滑头,行啦,算你过关。

时代在变,人在变,主旋律没理由不变,你只是把起点压低了一点,表现空间拓宽了一些,算不上什么原则性错误,试一试也好。”

余与飞的肯定让会议室里的气氛缓和了不少,马、孙两位大佬稍稍松了口气。

李箭觉得对589阵地的指挥官着墨少了些,态度过于公事公办,台词里没有表现出对牺牲战友的痛惜,以及对传令二人组的担忧。

配角的话,陈一鸣就可以把创作规律掏出来了,反差论万用万灵。

陈一鸣表示,后续的渡河危机是589阵地的机关炮解决的,为此他们担下了暴露重火力的巨大风险。

通过实际行动体现战友情,应该比直接说台词更能打动人。

而引导观众自己推理和思考,想必也比演员直接演出来,更能让观众收获体验感。

王树斌是拍老了红色题材的,他问得要比李箭尖锐得多。

他对剧本的评价是“过于克制”

,甚至是“克制到显得刻意”

他问陈一鸣究竟是怎么看待我军战士的,么得感情的职业士兵,还是挣扎于战火的流离者?

主角遇到的战友为了掩护他,牺牲得毫不犹豫,但剧本里并没有给出任何动机,做出任何铺垫。

归根结底,剧本没有回答我军为什么会胜利这个关键问题,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陈一鸣彻底放开了,他不仅没有变脸,反而给老王鼓起了掌。

“王老师,您的反应与质疑,正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观影反馈,说明我的路子没走错。

在您看来,剧本里对每一名战士的刻画,他们的行为与言辞,有任何歪曲或是抹黑的地方吗?”

王树斌想了一下,迟疑地开口答道,“没有。”

“然后我想问,一秒生一秒死的战场,是解释原因动机的场合吗?”

王树斌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

“人物的关键选择当然要有动机有铺垫,但不一定通过台词直接说。

我想最终的成片应该可以回答王老师的疑问,毕竟镜头里的演员,可以通过肢体和表情反映内心情绪,这不是我用片面的文字可以讲清楚的。

最后我想说,访问过天马山战役的李玉成老英雄之后,我开始真正理解我军战士的选择。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